首页 / 解读 / 详情

智能电网服务商格蓝若撤回科创板IPO 原计划募资逾12亿元

康殷 · 2024-05-23 18:52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智能电网服务商格蓝若撤回科创板IPO。

5月22日上交所公告,因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格蓝若”)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有关规定,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WX20240523-172036@2x.png

招股书显示,格蓝若是电力领域智能感知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主要从事互感器计量性能智能监测装置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应在线监测平台开发建设等技术服务。公司在对电力行业深刻了解和电力系统专业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深度融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实现跨域级互感器群体在线标定、智能状态评估与诊断、大规模运维管理等功能,为客户提供计量性能管理综合应用服务方案,从而有效地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格蓝若所在的细分行业为互感器计量性能智能监测行业,目前参与市场竞争的行业参与者较少,主要原因系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人才壁垒,且供应商准入门槛及电网客户认可标准较高等因素所致。在市场份额方面,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子商务平台、中国南方电网供应链统一服务平台等公布的互感器计量性能在线监测产品公开招标金额、竞争性谈判总金额以及公司中标金额计算,报告期内(2020年至2022年),格蓝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00%、92.61%和80.09%,市场占有率较高。

业绩方面,格蓝若2020年至2022年营收分别为3893.67万元、5621.55万元、4.17亿元;净利分别为1003.7万元、-1894.7万元、1.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0年起,国家电网一直是格蓝若的第一大客户,2020年、2021年相关销售额占比均超过80%。招股书中,格蓝若也提示了客户集中度高的风险。格蓝若表示,公司客户主要集中于电力行业。报告期内,格蓝若对国家电网及其下属公司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99.96%、84.88%和51.20%,集中度较高。若未来我国电力行业相关政策、智能电网建设投资规模或国家电网采购偏好发生不利变化,公司产品技术性能未能满足国家电网客户需求,将导致公司产品销量下降,对公司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持续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格蓝若产品结构较为单一。格蓝若主营业务为互感器计量性能智能监测装置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应在线监测平台开发建设等技术服务,报告期内,上述业务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69%、95.62%和99.93%。

回顾其上市历程,2023年5月格蓝若科创板IPO获受理,公司原计划募资12.83亿元,分别用于互感器计量性能智能监测装置及平台升级建设项目,智能配电故障精确诊断及定位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变压器油气监测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及技服网点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2023年6月格蓝若被审核问询,截至撤回IPO前,公司已披露问询回复。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