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读 / 详情

五月份装机量跻身软包电池商首位 多氟多新能源电池目标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

2019-06-12 17:36

潜心酝酿三年后,多氟多新能源电池板块无论从业绩还是市场上都取得了跨越式进展。统计数据显示,五月份多氟多实现装机总电量106.8MWh,跻身行业第八位,在软包电池商中位居行业第一。 

装机量再获突破

3月26日,国家财政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对比“历年补贴额度表”中不难发现,单以乘用车为例,较上一年退坡幅度就已超过50%。

新能源汽车行业“寒意渐浓”的2019年,多氟多的新能源电池板块却收获了不小的突破。

“我们近几个月基本装机量都能稳定在2000套以上,且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趋势。”谈到公司新能源电池板块的发展,多氟多副董事长李云峰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笑言,“经过三年的努力,机会终于来了。”

他介绍,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多氟多新能源”)成立于2010年,主营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储能电池等,是奇瑞、东风、长城等中高端汽车制造厂的配套供应商,目前主要为奇瑞“小蚂蚁”提供软包电池产品。2015年到2018年,多氟多装机量实现了稳步发展,复合增长率达到17.04%,到2019年,公司预计装机0.819WGh,同比增长136.02%。

装机量攀升,带来的是行业地位的逐步升级。

据悉,目前国内新能源电池领域中,装机总电量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总装机电量合计约5.07GWh,约占整体的94%。而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大龙头又占据了绝对份额。

以4月份统计数据为例,宁德时代当月装机量4.85万台,装机总电量2.56GWh,市场份额47.3%,排名第一;比亚迪装机量2.96万台,装机总电量1.67GWh,市场份额30.9%,排名第二。二者市场份额合计占比达78.2%,约占前十动力电池企业合计的83.4%。

“除前两大头部企业外,其他排名前十的公司市场份额占比差距都不是很大,因此很多企业排名并不稳定,不过2019年以来,多氟多一直处于前十席位中。”他表示,同去年相比,动力电池前十名开始出现变动,随着客户的调整,有些知名企业陆续跌出前十名。多氟多已连续五个月进入前十,4月份排名处于行业第七位。

据行业人士透露,多氟多近期正在与国内某知名汽车品牌密切接触,有望发展新的下游客户,再度实现装机量提升。

李云峰在介绍采访是也表示,多氟多一直在进行新客户开发工作,市场开拓进展情况良好,预计今年4季度可实现明显增量。

“到四季度,我们目标单月销售额可以达到1.6亿元,装机量突破5000套大关。”他说。

成本优势显现

伴随装机量提升,多氟多新能源电池板块2019年也开始逐步实现利润增长,4月以来成为多氟多公司各板块中盈利最多的一个部分。

“与前两年企业间着力比拼技术不同,现在新能源电池行业的整体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技术迭代的压力明显下降,成本控制水平逐步成为决定企业盈利与否、市场占有率如何的重要指标。”李云峰谈及,作为老牌氟化工企业,多氟多严控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由来已久,在缩减成本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同时,整个集团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也使得目前新能源电池板块所用电解液可实现超90%的自供率,加之与正极材料供应商长久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企业生产材料成本也优于同行。此外,目前多氟多新能源电池的电芯直通率可以做到95%,且投资成本较低,财务费用低,这也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有数据统计,以2015年为基础,多氟多新能源近5年来电池系统成本降幅逐步增长,2018年降幅为11.15%,到2019年即为15.57%。

“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市场空间巨大,目前企业要做的就是把好产品关,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降低成本获取盈利。”李云峰说到。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电池安全事故也屡屡见诸报端,软包电池安全性较高的优势,将越来越被市场重视。

据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软包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上的装机量达到1580.87MWh,同比增长106.09%。软包电池装机量中,新能源乘用车占比近9成。多氟多生产的新能源电池均为软包电池。

由于特定的包装材料和结构,软包电池相较其他形状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灵活设计及循环次数上均有一定优势,能较好契合乘用车长续航、高安全、车型设计更为灵活的需求。有行业分析人士曾对外表示,就现有锂电材料体系来看,采用软包结构设计,是最为容易将电芯能量密度提升至300Wh/kg的包装结构。

多氟多软包电池的产能还将逐步扩大。

据李云峰介绍,目前公司具备产能2GW,预计随着新建产能扩充,到2020年2月将再度上线2GW产能,累计产能可达4GW,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现在的2GW产能中电芯型号可匹配的客户不太多,新的2GW产能中电芯是被目前很多下游客户通用的,市场开拓没有问题。”李云峰预测,随着下游客户端的不断发掘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到2021年市场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公司大概率将继续投建2GW产能,届时实现营业收入达40亿元。(CIS)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