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读 / 详情

新股频频破发,打新收益率真的下降了吗?

陈嘉禾 · 2019-12-06 21:06 来源:e公司官微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千古兵家名言:“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意思是,在战争中,多做计算的人会容易赢;算的少的,容易输;算都不算的,简直就是要输到家了。根据这个原则来判断,战争的胜败就一目了然了。

这里的“算”,包括许许多多的方面,比如双方国家的政治、经济、人口,战场的地理、天文、河流、风向,军队的数量、兵种、士气、补给情况,以及双方将领的经验、人格特点、性格等等。可以说,《孙子兵法》所倡导的“算”,就是一个古代版本的AI(人工智能),用极其冷静和客观的方法,计算出战场上每一个因素,然后让胜利的天平向自己倾斜。

口号式投资带来的问题

市场如战场,在投资中,也是如此。想要在投资的市场上取得胜利,投资者最需要做的是计算各种数据,然后以数据和事实配合对社会的分析,最后找到能够带来胜利的投资标的。可惜的是,大多时候投资者更感兴趣的往往是一些口号式的宣传,是“某某投资标的就是好”、“某某投资方法就是不行”这种运动式的、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标签式”分类方法。标签和口号式的投资方法,并不会给投资者带来真正客观的投资判断,胜利的天平也就离开了不依赖数据和客观分析的投资者们。

这种“口号式”、“运动式”、“标签式”的投资行为,在古今中外的资本市场上反反复复的出现。最近,A股市场上就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让我们看看这种不以客观数据为判断标准的投资会出怎样的问题?

一直以来,A股的新股申购(IPO)给投资者带来了几乎无风险的投资收益。但是最近,由于在2019年11月14日申购的浙商银行,上市以后股价涨幅很少,其IPO价格为4.94元,上市当日很快就在盘中破发,首日收盘价仅为4.97元。理论上,按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每中签1000股只能赚到30元。

浙商银行只是众多新股中的一只,一只新IPO的股票上市以后没有带来多少收益,并不足以说明参与新股申购就会变得不赚钱。新股申购每年有一两百个、甚至更多,是不是整个新股申购行为都变得不赚钱,需要通过缜密的计算才能知道。但是,由于“上市首日即在盘中破发”的标题实在太过醒目,“浙商银行的破发”迅速被投资者们广泛传播。结果,浙商银行上市以后,大量的投资者开始怀疑新股申购是否还能赚钱,许多投资者甚至不敢参与新股申购。

计算的结果

实际上,新股申购赚不赚钱?能赚多少钱?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概率问题。只要有了申购限额、中签率、发行价、涨停板打开后首日收盘价这样4个指标,投资者就很容易算出,按一定的上海和深圳市值组成的账户究竟能赚到多少钱。当然,每个投资者真正赚到手的收益,很难精确地等于按平均概率所计算的数据,而是围绕着新股申购的平均回报均匀分布的。通过集思录网站提供的新股申购数据,我轻松地算出了每个时间段里,对于任何一个特定市值构成的账户,在参与新股申购、并且在涨停板打开以后按第一个收盘价卖出的交易策略下,能赚取的相对持仓股票市值的回报率。

结果显示,对于一个沪市市值和深圳市值分别有10万元的个人账户(20万元也是内地投资者比较常见的资产规模),2016年的全年新股收益达到惊人的20.2%,2017年下降至17%,2018年则大幅下降至6%,但是在2019年截至11月25日申购的新股,新股申购收益率的年化水平,又上涨回到了10.2%。其中,在2019年10月1日到11月25日的新股申购收益率达到了11.5%的年化水平。

显然,真正的新股申购收益率的低谷是在2018年。而在2019年、尤其是浙商银行申购前后的收益率水平,虽然没有2016到2017年那么高,但是比2018年是上涨了不少的。但是,在“浙商银行盘中破发”的新闻效应带动下,大量的投资者没有经过计算,就错误地以为,打新股已经变成一件有风险的事情。无疑,这些投资者犯了“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的错误。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投资工作中,大量的计算是多么重要。但是,由于计算本身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数据统计和阅读相比,与口号式的投资故事来说,往往极度缺乏趣味性。所以,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在投资中引入大量的计算,无疑是费力的。而在茶余饭后聊聊投资的故事和段子,往往更加被投资大众所喜爱。

这种对客观事实认知的缺乏也就经常导致市场中资产的价格,出现和基本面相背离的状态。在上面这个新股申购的例子中,由于不少投资者因为一个浙商银行盘中的故事而远离新股申购,就很可能导致新股申购的中签率走高,最后带来更高的平均新股申购收益率。这类由于投资者在投资工作中,没有进行足够的计算、对客观事实没有足够认识,因而导致的价格和价值背离的情况,往往就会给有准备的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机会。

(作者系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

评论(0)